顾均辉认为未来社会有娃就是资产,多生娃可接管不生娃者的社会资产。他建议能生的多生,采用快乐教育,培养技术蓝领,避免生学霸,让孩子留在父母身边。
一开始我还以为是谁编的段子,结果真是有专家这么说,听完真有点哭笑不得。 咱先实打实算笔账,养个孩子到底要花多少钱。从怀孕开始,每次产检抽血、做B超,一次大几百;孕期要补营养,牛奶、鸡蛋、钙片,不算贵但积少成多。等孩子生下来,奶粉一罐三百多,顶多喝半个月;尿不湿一天换七八片,一包几十块,一个月下来也得几百。 再大点儿上幼儿园,现在稍微好点的私立园,一个月学费就得三千往上,还不算伙食费、园服费、兴趣班的钱——学个画画、跳个舞,一节节课都是钱。等上了小学,虽说学费免了,但辅导班、课外书、买文具,还有平时的衣服、鞋子,哪样不花钱?
我身边有对小夫妻,俩人加起来一个月挣一万二,养一个孩子,光兴趣班一年就花两万多,平时不敢随便出去吃饭,买衣服都挑打折的,日子过得紧巴巴,哪敢想再生一个?
展开剩余69%我80后,上初中学费才150元一学期,吃饭中午几块钱一顿,水费电费都是免费的。现在虽然说是义务教育,但是什么都收钱,水费、 电费 、学杂费、 住宿费、 空调费 、班费 、吹头发费、网络费 、伙食费 、校园卡、辅导费 、课后延迟费、甚至有的地方叫家长去搞卫生,去轮流站岗。免学费后,一下子多了几十种收费项目,学校收钱违法,但是现在学校不直接收钱了金多多配资,而是让第三方帮收钱,出事后容易甩锅——家委会。
再说说这专家的逻辑,简直是把养孩子当成刮彩票了——多买几张,总能中个头奖?可孩子不是彩票啊,是活生生的人,要养要教要疼。一个孩子想养好,得花多少时间精力?得陪他写作业、讲睡前故事,得关注他开不开心,有没有受委屈,还得给他攒钱读书、学本事。 没钱的家庭,爸妈俩人为了挣钱,早出晚归打零工,早上天不亮就走,晚上半夜才回,连和孩子说句话的功夫都少,哪有时间管学习?孩子放学回家没人辅导作业,想买本课外书都舍不得,这样咋培养?指望孩子将来成富豪,这概率比中五百万彩票还低。
我老家有个邻居,家里条件本来就不好,偏要生四个孩子。爸妈天天在工地搬砖、在餐馆洗碗,累得直不起腰,根本顾不上孩子。四个孩子没人管,放学就疯玩,作业从来不写,初中没读完就都辍学了,现在跟着爸妈打零工,干最累的活,挣最少的钱,家里日子比以前更难了。 反观隔壁另一家,就一个孩子,爸妈虽然也不富裕,但每天晚上陪孩子写作业,周末带孩子去图书馆、公园,省吃俭用给孩子报辅导班。后来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,找了份坐办公室的工作,反过来能帮衬家里,一家人日子慢慢好起来了。这对比多明显啊,不是孩子多就有用,是得有能力把孩子养好。
自己都活不下去,年轻人挣不到钱,老年人拿着高额的养老金,中年人找不到工作,负着债,如何生小孩,现在是老年人的天下,要生就让退休金过万的人生。再说了,成富豪哪是那么容易的事?得有本事、有机遇,还得有人脉资源,这些都不是靠“多生孩子”就能攒出来的。要是真信了这专家的话,没钱还硬着头皮多生,最后孩子养不好,爸妈也被拖垮,一家人困在穷日子里出不来,这不更糟吗?
生孩子本来是件大事,得是夫妻俩想清楚了,我爱这个孩子,我有能力给他吃饱穿暖,给他像样的教育,能陪着他长大,这才生。不是把孩子当成“改变命运的赌注”,盼着他将来当富豪来救急。
真为年轻人着想的专家,该琢磨的是怎么帮大家减轻负担——比如多给点生育补贴,让幼儿园学费便宜点,别让女性生完孩子找工作更难。而不是说这种不着边际的话。
无知的人才讲人口危机,人口不是少了而是太多了,我国解放前四亿互千万人口,美国才三亿多。美国最富有,中国人均平均下来财富最少。所以中国有六亿人最适宜。财富是机器创造,靠人口创造财富的时我一去不复返。现在各行各业都用上了机器人,无人外卖,无人售货机,无人驾驶,无人工厂机器人代替工人,就连现在有的地方环卫工人都被机器人代替了,无人扫地机……都无人化了,生出来毕业就失业。
所以大家听这些建议的时候金多多配资,可得多琢磨琢磨。养孩子不是小事,得看自己的实际情况,别被这种离谱的话带偏了。
发布于:广东省博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