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发挥群团优势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世纪汇通
——北京市欧美同学会在新时代首都建设中的使命担当与实践路径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留学人员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,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。”作为具有群众性、高知性、统战性的群团组织,北京市欧美同学会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,立足首都“四个中心”功能定位,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,在凝聚思想共识、优化组织体系、服务国家战略中主动作为,为首都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“海归力量”。在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上,进一步激活群团组织优势,将留学人员的智慧与活力转化为推动首都发展的实践成果,是欧美同学会必须答好的时代命题,更是践行“国之大者”的必然要求。
一、发挥统战优势,广泛凝聚助力首都发展的思想共识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,画好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。”北京市欧美同学会作为党联系留学人员的桥梁纽带,始终将思想政治引领放在首位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践行“同心圆”理念,通过思想引领、情感联结、价值认同,把不同领域和背景的留学人员团结在党的周围,形成助力首都发展的“最大公约数”。
(一)强化理论武装,筑牢思想根基
留学人员视野开阔、思维活跃,也面临多元文化冲击。欧美同学会精准把握其思想特点,创新学习形式,推动理论教育从“被动接受”转向“主动认同”。线上打造“留学人员大讲堂”,开设“索我青春之中国”等专栏,邀请行业领军人物和青年专家学者解读党的创新理论与首都战略;线下组织“两会座谈会”“学长会客厅”等活动,围绕“四个中心”建设等主题深入交流,增强学习感染力。同时,挖掘留学报国红色基因,组织赴延安、红旗渠等地开展红色研学,举办“不忘留学初心、牢记报国使命”主题活动,邀请老一辈留学人员讲述奋斗故事,引导新一代海归传承“爱国、奉献、奋斗”的精神,以“身边人”讲“身边事”增强服务首都的责任感。
(二)深化情感认同,汇聚统战合力
统战核心在“聚人”世纪汇通,关键在“凝心”。欧美同学会坚持“需求出发、服务入手、利益连接、感情联络”方针,对代表人士建立“一对一”联系帮扶机制,组建由资深海归和行业专家构成的“导师团”,为归国人员提供就业、创业及政策咨询等服务。发挥“亲缘、地缘、业缘”优势,举办“学长发起活动”“创新创业对接会”等横向交流平台,促进留学人员在交流合作中增进情感、凝聚共识,增强对国家和首都的认同感与归属感。
(三)防范意识形态风险,守牢思想阵地
面对复杂国际形势和意识形态挑战,欧美同学会始终保持政治清醒,将风险防范贯穿工作全程。建立留学人员思想动态监测机制,通过问卷、座谈、线上互动等多种方式及时掌握思想动向,针对“国际人才竞争”“科技卡脖子”等热点组织专家解读,引导客观认识形势、增强信心。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,依托自有媒体主动发声和中心工作宣传传播正能量,维护思想阵地安全,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。
二、坚持首善标准,优化组织支撑体系
北京作为留学人员聚集地,人才资源位居全国之首。欧美同学会立足“首善之区”定位,针对“基层覆盖不足、资源整合不够、运行机制不活”等问题,高标准推进组织建设,创新形式、完善机制、强化服务,将分散的“人才珍珠”串成“协同发展链”,构建覆盖广、运转畅、服务准的支撑体系。
(一)创新组织形式,实现全域覆盖
针对留学人员“分布广、行业多、需求杂”特点,构建“区域覆盖、重点延伸、市会兜底”的组织覆盖网络。纵向推动组织向各区、高校、大型企业延伸,实现重点区域“全覆盖”;横向围绕首都重点产业,设立“创新创业”“生物医药”“金融投促”“文化艺术”等专业委员会,以及“留学报国基地”“创新创业基地”等人才集聚平台,促进行业联动与资源共享,搭建“产学研用”平台,推动成果转化,支撑产业发展。
(二)完善运行机制,提升组织活力
以“规范化、制度化、专业化”为目标,健全组织运行机制。建立民主协商机制,通过会员代表大会、理事会等广泛征求意见世纪汇通,提升会员参与感。强化协同联动,加强与政府部门以及在京高校院所等常态化合作,推动人才智力融入首都大局。优化考核激励,从思想引领、活动开展、服务成效等方面加强指导,激发基层组织活力。
(三)强化服务保障,建设“温暖之家”
坚持“以会员为中心”,从“硬保障”与“软服务”两方面提供精准支持。硬件上推进“首都留学人员之家”建设,配备专业团队,提供一站式服务;软件上依托网络智慧+服务,开展节日慰问、健康讲座、亲子活动、“海归情缘”联谊等暖心项目,建立“会员需求数据库”,通过数据分析实现按需服务,提升留学人员的获得感与幸福感。
三、聚焦“国之大者”,汇聚服务首都发展的海归力量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群团组织要胸怀‘国之大者’,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。”对北京市欧美同学会而言,“国之大者”体现在服务首都“四个中心”功能建设、“五子联动”战略和现代化先行区等重大任务上。学会应以“国之大者”为导向,将留学人员的智力、视野与资源转化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果。
(一)勇当科技创新排头兵,赋能国际科创中心建设
留学人员身处科技前沿,是创新的生力军。欧美同学会可依托专委会组织“海归专家服务团”充分发挥“留学报国人才库”作用,围绕集成电路、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、新材料等首都重点产业,开展技术咨询、联合研发与成果转化;依托“中关村论坛”和“博士北京行”活动,链接全球资源,举办高水准国际学术论坛,促进跨界交流。鼓励和支持留学人员创办高科技企业,在突破“卡脖子”技术、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担当。
(二)善做对外开放联络员,服务高水平开放新格局
留学人员具有国际化优势,是中外交流的天然使者。欧美同学会应发挥“民间外交生力军”作用,鼓励会员在引才引智、国际交流、城市推介等方面积极作为,协助政府和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与先进技术;组织参与国际会议、展览与文化互动,讲好中国故事、北京故事,提升首都国际影响力。同时,收集反馈外资企业和外籍人士对营商环境的建议,助力北京打造国际化、法治化、便利化的发展环境。
(三)乐为城市治理智囊团,贡献超大城市治理智慧
留学人员的海外经历使其接触多样化的治理理念与实践。欧美同学会可组织专家发挥好“建言献策智囊团”作用,围绕中心工作开展调研,形成高质量政策建议,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。鼓励相关专业背景的留学人员以专家身份参与政府咨询、项目评审与社会监督,推动国际经验与北京实际相结合,提出前瞻、可行的“海归方案”。
(四)打造品牌活动聚合器,形成持续发力载体
品牌活动是集聚资源、扩大影响、产生实效的重要平台。欧美同学会要持续打造“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基地”等发展品牌,做强实体平台,提供全链条服务。通过品牌活动的磁场效应,将个体智慧凝聚为集体力量,将潜在优势转化为服务首都发展的实绩,汇聚成推动时代前进的磅礴伟力。
新时代赋予新使命,新征程呼唤新担当。北京市欧美同学会作为团结广大留学人员的群团组织,在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,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在凝聚共识中筑牢根基,在优化组织中增强活力,在服务大局中展现作为,以更高标准、更实举措、更优服务,团结带领广大留学人员坚定信念、勇担使命,为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、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贡献更多“海归力量”。
▇ 作者系北京市欧美同学会组织宣传处处长,北京市委党校第69期中青一班学员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博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